INFORMATION

彌彥神社(中文)

2022.02.17 note

彌彥神社(中文)


 

御祭神

 彌彥神社的御祭神所祭祀的,是天照大御神的曾孫天香山命。 天香山命大神尊上,於神武天皇即位4年後受詔書之命,為了開拓越後地區,從紀州熊野乘天鳥船來到米水浦(舊寺泊町野積・現長岡市)。 他傳授居民製鹽、拉網捕魚、釀酒等技術後,翻越猿馬場、雨乞山駐留櫻井之里(現彌彥村麓)。 他凝視村中湧泉淨身北望(現神社方向),感歎這裡是「真霧深,朝闇之國」,因「朝闇」在日語中的發音與「櫻花」是諧音,櫻井鄉因此得名。
此後,天香山命在彌彥定下宮居之所,接著平定了越全域,從此指導居民種稻、釀酒等技術。 其6代子孫繼承他的意志,創立了越後地區產業文化的基礎。 御祭神天香山命,被尊稱為新潟縣開拓・文化產業的始祖。他在熊野新宮市時被尊稱為高倉下命,又因傳授漁業技術也被稱為手繰彥命,還有記錄中稱其為伊夜比古、伊夜日子。
彌彥神社佇立于靈峰彌彥山麓,環繞著樹齡400~500年的古杉、古櫸。 神林幽深,蘊藏著神聖神秘之魅力。


 

第一鳥居

 明治45年(1912年)遭逢火災之後,大正5年(1916年)重建了此鳥居。 它位於表參道入口,最前方右手的石柱上寫著神社名號「名神大社越後第一宮(名神大社越後一の宮)」。 它是兩部型鳥居,高8.5米,柱間距離6米。中央高懸的「彌彥神社」匾額(1張榻榻米大),是閑院宮載仁親王的親筆。
鳥居主柱由4根子柱支撐,懸浮于地面上6公分之處,其奧妙其後再進行說明。 它既在耐震構造上有益,還有個有關輕津王侯的傳說。
背朝第一鳥居,正面是門前町,左側是彌彥神社舊社家町(舊神宮之家),右側停車場一帶在明治45年火災前是本高寺的大門,因而被稱為大門町。 ※主柱的材質是檜木,冠木為杉材。


 

玉之橋(神橋)

 飛架川流的玉橋作為聖神的渡橋,室町時代神社域內圖上亦有記載,明治29年(1896年)改建。神橋的反拱較半圓更為顯著突起,因而也被稱為太鼓橋。 明治45年(1912年)的大火連燒中它唯一倖免於難,因而傳說它有避火神德。


 

火玉石球(重輕之石)

 慶長年間(1596~1615年)弘前(現青森縣弘前市)城主津輕信枚(牧)侯,自江戶表歸家途經佐渡沖時,突遇暴風雨。 臨危之際,他在船上朝著彌彥山發誓將捐建鳥居以祈求神助後,海水即刻恢復平靜才得以安全回鄉。他雖每年進行禮參,但不久後城中出現兩個火球四處亂竄。津輕候苦思冥想,悟出是自己尚未對御彌彥尊上還願之故。元和3年(1617年),他給彌彥神社敬捐御座船桅杆的同時,一起奉納了化為火球的飛石座。
此球被稱為「津輕火球玉石」、「重輕石」。 自古許願時捧拿,據說輕鬆捧起就能如願,感覺重捧不起則不能如願,作為能量靈場相當受歡迎。第一鳥居主柱稍稍懸浮之謎,傳說是奉納的桅杆長度不夠而造成的。

戻る
]